污水廠建設
污水處理廠係處理污水管線收集污水,經各種物理、化學及生物作用,將污水中有機物及懸浮固體物去除,使符合放流水標。


建設期程
• 分四期興建,興建一座平均日處理量為156,800CMD之污水處理廠。
• 已於110年9月18日進入特許期,相關期程如下
  第一期設置之處理量為39,200 CMD,已於110年9月18日開工,預計112年9月17日完工。
  第二期設置之處理量為39,200 CMD,預定115年9月18日開工及117年9月17日完工。
  第三期設置之處理量為39,200 CMD,預定120年9月18日開工及122年9月17日完工。
  第四期設置之處理量為39,200 CMD,預定124年9月18日開工及126年9月17日完工。
 



處理標準
採用三級處理流程,將污水處理達優於放流水標準後,排放之新街溪。
項目
BOD5
SS
T-N
T-P
進流水質 180 180 40 5
放流水質 20 20 去除率≧30%

處理流程概述

前處理單元
進流水經進流抽水站加壓揚程後進入前處理單元,包含細攔污柵、螺旋壓榨輸送機、渦流沉砂池,藉由前處理程序去除進流水中粗大固體物

初步沉澱池
利用力沉降方式,將污水中沉澱性懸浮物自污水中沉澱分離。

生物處理
採用AO生物除氮程序,除了可藉由微生物去除污水中大部分之有機污染物及懸浮固體物外,更可利用生物硝化與脫硝作用,達成除氮之目的。

化學除磷
於生物處理之放流水,加入化學藥劑以去除水中之磷。

二次沉澱池
利用重力沉降方式去除污水中污泥,並得到較澄清之上層液。

消毒與放流
二次沉澱池之出流水,經UV紫外線消毒水中之細菌後,放流至新街溪

回收水再利用
初步沉澱池出流水,部份經生物處理暨薄膜反應器池(MBR)後,將水質再次提升,作為廠區回收水再利用。

污泥處理
初沉池、二沉池所分離之污泥,經污泥機械濃縮、厭氣消化系統減量及安定,再經脫水及乾燥系統後予以衛生掩埋或焚燒


污水處理廠處理流程



管理中心設計構想

A.微風吹過 層層漣漪
   風吹過水面而起漣漪,壓低的量體就像是層層漣漪下的化身,優雅的座落在地面上。呼應中壢地名之由來:壢即地塹地形之意。

B.伏地而建 建築即大地
   伏地而建的建築,將使用空間輕巧的置入土壤大地,還給環境最大的綠色空間。

C.上善若水 水利則萬物共生
   水從天空落下後旅行,一直到水資源回收中心,走過大小城市工廠,最後作為護城河守護著處理場守護著地球環境。也呼應中壢地區有多處埤塘之意象。



污水廠管理中心側視圖



敦親睦鄰設施的構思
  1. 20m寬公園步道:將此自行車道引入地界周邊20m 綠帶環繞地界,除提供民眾休閒空間,同時藉由此環廠自行車/人行道網路引導民眾至本廠區參觀。
  2. 里民公園:管制點前端區域為開放性里民公園,供大家休憩之用。
  3. 里民活動中心:於管理中心大樓東北側一樓,設置里民活動中心,為里民聯繫情感之地。
  4. 環保教育設施:為在廠區內提供教學意義,供民眾對污水處理與環境保護等相關知訊與教育機會,在廠區內規劃一訪客動線,並設立解說告示板。